《 轉載來源:癮科技 》

如果你本身沒有擴充應用程式的需求,但又想要高階觸控手機。那麼近期的LG KM900,也就是ARENA,應該會是你研究的對象。雖然在上市之初,有被認為與iPhone過於相似之嫌,但不可否認的是,若以觸控手機來看,手機質感,螢幕大小,都算是相當不錯的。
關於規格:
這部分Stone有提到過,簡單來說,有以下特色:
‧3吋WVGA (480X800) 觸控式螢幕
‧藍芽 2.1 (A2DP)
‧500萬像素鏡頭
‧LED 閃光燈
‧內建8GB記憶體,支援 Micro SD。
‧四頻 GSM、3.5G HSDPA、WiFi
‧FM Radio
‧3.5mm耳機孔
‧機身厚度 11.95mm。
‧手寫輸入(這部分新機應該是有了,我拿到的是舊機子,所以沒這項功能)
以規格上來說,其實算是頂尖的了,在使用上該有的功能都有。至於外形,則是非常簡潔。
至於外形:
雖然大家都說是iPhone Look,但外在總是要說一說的,至少也要知道一下配置。

體積就同等級設計來看,並不算大。從正面來看手機的話,主要就是喇叭、前置鏡頭、距離感應器、麥克風,以及全觸控螢幕。看不到按鈕。

右側面則為快門鍵、音量大小鍵。

左側面則為USB兼電源接口。

頂部則為電源鍵以及將背蓋拆下來的卡榫。

底部則是什麼都沒有。

背面則是500萬像素鏡頭以及LED閃光燈。

打開背蓋後。
那操作介面呢?
這部分可以說是LG KM900的重要賣點,一開機的時候,甚至還有新手指導說明。不過最重要的,它的介面很炫。由我們Stone所拍的影片可以看得出來。這個被稱之為S-Class介面的特質,第一印象就是立方體介面轉來轉去,可說是非常吸引人的。
那實用度呢?個人覺得相當不錯,事實上,這立體四面,包括了Widgets、通訊錄、多媒體以及捷徑。已大約可以滿足常用的需求。

Widgets可以拉一些常用的小工具,不過可以設的種類並不是很多,若比起三星F488的Widgets,個人是比較欣賞三星的彈性設計。

至於通訊錄,可以加入你常用的幾個人聯絡資料。

多媒體的部分,主要就是音樂以及照片了。

至於捷徑,則是可以放常用功能的icon在上面。

在使用的概念上,其實也就是四個項目的分類,並不算特別,但加上了立方體介面進來,整個看來就很與眾不同。說起來,個人還更喜歡主功能表的設計。表面上同樣都是一個icon為一個功能,但事實上卻是一行一個大項,分為通訊、多媒體、實用工具程式、設定等四個大項。如果你所要的項目並沒有顯示在畫面上,還可以擼一下,或是將圖示調換到前面來。既兼顧了項目邏輯,而且9成以上會用到的功能,也都能顯示在同一個畫面中。
總合使用感受:
首先要談的是,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測試機的關係(還是我帶賽),立方體介面中的捷徑,我沒辦法新增(但Widgets可以),撇除這部分之外。在一般的使用中感受良好。不過有三個小地方,是個人覺得比較不順的:
1、當有未接來電或是未讀訊息時,會出現專門的顯示畫面我很難按到我想要的項目來執行它。
2、多重觸控使用起來並不是那麼順。

3、橫式中文注音輸入需要切換


這個部分是個人覺得影響比較大,如果你用QWERTY鍵盤,在一個畫面裡面沒辦法看到完整的注音,需要按Shift(箭頭符號)切換,那我還不如用一般的九宮格鍵盤。
除了以上三點,在個人所使用的這幾天經驗,有些細節上的設計算是相當不錯的。舉幾個例子:
1、當我騎機車到目的地,打電話想請美眉下來時,我不用脫安全帽。因為電話打通時,我直接塞在安全帽中,不會因臉部的觸碰而觸發其他功能或掛斷電話(這應該牽涉到兩種機制,螢幕上方的距離感應器,以及打通後會自動上鎖)
2、USB充電口的外蓋是採用推拉式設計。



開與闔上方便。而不是一般橡膠外蓋,用一用就合不起來或是斷掉。
3、按一下電源鍵即可自動上鎖。
雖然這個設計在其他的手機也有。不過筆者手上的touch Pro剛好沒有,深知沒有硬體按鈕來上鎖對我來說,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情呀。
4、造型質感佳。
除了觸控螢幕以及電鍍亮亮的銀色部分之外,拉絲的地方以及背蓋都不會留下指紋。

